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清明無雨

 俗話說:“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清明多以天晴為好,但也有這樣一說:“清明有雨春苗壯,小滿有雨麥頭齊”。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只有幾撮淡淡的雲層在天空標誌性地晃了晃,遮住了剛剛出來幾天,還羞答答的太陽光。
  春光明媚,草木暫未吐綠,我們改變了上山燒烤的計畫,騎車沿著往四豐山的公路溜了一圈,和朋友去郊外鄉下逛了逛,也算是傳說中的踏青吧。然而,踏青終於是指什麼,踏青又是為何我並不知道,朋友說踏青自古有之,即春遊之意,卻也不能詳細地說出子丑寅卯。於是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餘,決定去收索資料一探究竟。
  原來,清明節又名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的八節之一,即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其中,清明節起源於古代帝王“墓祭”之禮,說他是節日,因為這一天乃帝王將相祭祀之日,不過後來逐漸流傳於民間,並延續至今依然十分隆重。清明節掃墓,又是繼承於“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玄宗年間皇帝曾經號令“寒食掃墓”,於是,清明掃墓漸漸流行,而寒食節卻日漸衰落,如今已經失傳了。據瞭解,清明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包括插柳,蕩秋千等,只是很少為今人所傳,關於借柳過節,估計也源於晉文公一事吧,因為介子推母子倆被火燒死時抱住的是一棵大柳樹,且有詩“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見於介子推所堵之洞。
  清明節不但是節日,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時節天轉暖,柳絮紛飛花爭妍”,“清明穀雨緊相連,南坡北窪快種棉”,由此看來,清明到來,不僅說明冬去春來,萬物復蘇,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清明來了,也意味著農忙時節的到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後,穀雨前,十有八九保安全”。原來,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春之際又在於清明前後。所以,這一天在城市,人們忙著買花備錢去“燒包袱”,以示對列祖列宗的“思時之敬”,“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在農村,老百姓卻不這樣孝敬,只是燒點紙錢,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有些地方,每逢清明到來,兒子兒孫會選擇吉日給自己的已逝頂頭老人親墳(一種風俗,由法式先生推算吉日,並在墳前做法式),用牛皮紙為老人掛親,據說是給陰曹地府的死者送去夏天的衣服,而更多的是關心清明是否有雨,預示著今年的收成將是如何,以及農事如何安排。
  還有許多文人借助清明節一展文采,杜牧的《清明》如此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現在看來,杜牧內心之傷感不必言語,古人們多以傷感之筆調勾勒清明之輪廓;明朝詩人高啟也這樣表達自己:“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我估摸著應該是是人對戰亂的感傷,寒食清明過去了,卻沒有幾所墳頭有兒子兒孫來燒香祭拜的跡象,於是在《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時有感而作,是呀,戰爭留下的只有血淚和屍體,誰來呢。當然,也有心曠神怡的詩人,譬如宋代是人程顥就在《郊行即事》中毫無顧忌地寫到:“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表達了出遊踏青的怡然心情。
  清明屬於八節之列,卻比八節更富於色彩。元宵雖然熱鬧,但沒有春天來臨萬象更新的跡象,只能是一種缺陷美;端午也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劃舟吃粽子,不乏有些單調;中秋佳節盼團圓,僅僅始於一個虛無縹緲的神話故事;除夕之夜人們都守著家裏的火炕,不免氣氛沉重;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天,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告訴世界夏天到了;唯有七月十五中元節,與十月初一寒衣節,清明節合稱“三冥節”,然而,中元節沒有踏青蕩秋千這些活動的習慣,寒衣節謂之送寒衣,為老人送禦寒之衣罷了。
  清明,天清地明,過了今天,又是山清水秀風光無限好,楊柳綻芽,桃花綻開,大自然將一改昔日冰雪覆蓋之羸弱,重新點燃激情,朝氣蓬勃,蔥蔥鬱鬱,百花齊放,紅的紅,藍的藍,紫的紫,綠的綠,青的?……五顏六色,應有盡有。過了清明的人們,也會盡情地道出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毫不猶豫地扛起生活的擔子,自信地往田間走去,辛勤地耕作,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微笑著揚起生活的風帆,瀟灑地駛向生活的港灣:
  昨夜寒風吹孤塚,如今麗日映花叢。
  輕煙緩緩成灰盡,鞭聲供果冥冥中。
  古恨人生似流水,但求子孫比勁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