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白馬人形形色色的舞蹈

白馬人悠久的歷史、獨具個性的民族特色,構成了獨樹一幟的白馬文化。

    有研究者這樣說:白馬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白馬人的音樂、舞蹈種類很多,不管在勞作當中還是在勞作之餘,不管逢年過節還是平常生活,都離不開歌舞。

    “黃發白首齊醉舞”,“攜手踏歌程複程”。文縣白馬人以能歌善舞著稱,歌舞是其生活的內容之一和精神寄託,歌舞伴隨白馬人走完人生旅途。

    火圈舞傳說

    關於火圈舞的來歷,據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成縣分會會長、隴南師專蒲向明教授介紹,相傳在很久以前,白馬人的先民在臘月被官兵追殺,被迫走上了遷徙之路,後被官兵圍困在山嶺上白馬人堅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臘月初八,疲憊不堪的白馬人在山嶺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驅趕冬夜寒冷,並漸漸進入夢鄉。半夜時官兵偷襲,危難時一只白色雄雞拍翅而鳴,驚醒了夢中的白馬人,躲過了這一次劫難。為紀念臘月初八擺脫大劫難,白馬人便把這一天定為火圈舞的開始日,成了白馬人的傳統紀念日。

    據文縣當地研究者考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頻繁的征戰和遷徙,使白馬人時常處於高度警惕狀態,因此刀劍不離身,以隨時還擊敵人。每當他們狩獵、與外村發生衝突、或去征戰時,總要攜帶砍刀和弩箭,出發前對空鳴炮三聲,全村集體口喊“噢喂”它在白馬口語中稱“夠紮”,表示對天發誓,同仇敵愾。“噢噢噢”的?喊,在戰爭中還起到壯軍威的作用。《文縣誌》記載:“白馬人性喜鬥,刀劍不去身,遇急則結陣以待,喊聲震山谷。”據文縣當地研究者考證,白馬人為消除疲勞,通宵達旦以歌舞自娛,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雛形。經過不斷演變,形成了現在的火圈舞。關於白馬人的火圈舞始於哪個年代,文縣當地各種史料中都少有記載。但從白馬人發展的歷史印記中,研究者們一個最統一的發現就是:火圈舞最早的雛形、演變過程和發展歷史都與戰爭息息相關。

    火與舞的完美結合

    火圈舞是白馬人慶賀節日最常見的舞蹈,用獨特形式把迥然不同的兩個自然物——“火”與“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每年農曆臘月初八的清晨,全村小夥都要上山打柴,柴捆背回村後擺放在大場邊,供村裏人在大場上跳火圈舞用。隴南白馬人的火把節從臘月初八要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有一個多月時間。在每天晚飯後,男女青年們敲鑼打鼓,唱著湊柴歌,挨家挨戶去湊柴。每到一處,主人便熱情地把柴交給他們。湊的柴堆放在場中,隨後點燃篝火,全村男女老少歡跳火圈舞,唱酒歌。跳舞時,大家手拉手、肩並肩,連成一個大圓圈,圍著熊熊大火載歌載舞。

    據隴南市文化局研究人員考證,火圈舞的唱詞,也是說明其起源於戰爭的佐證。歌中這樣唱道:“火兒不吹自己燃起來,青年不叫自己來。白馬城是什麼城?白馬城是鐵鑄的城。守城就像守護家園,殺退敵人要齊心……”火圈舞中的“火”,象徵“城池”、“白馬山寨”,白馬人通過手拉手、臂挽臂,表示護城的決心和信心。

    “池哥晝”

    有人說,白馬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話一點不假。田間地頭,村莊院落,到處都是他們引吭高歌、施展舞技的場所。據文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白馬人的舞蹈種類很多,家裏來了客人,婦女身穿百褶裙,雙手舉杯翩翩起舞高唱敬酒歌,既顯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又表達白馬人對嘉賓貴客的深情厚誼。

    白馬人最愛跳的是火圈舞,但最熱鬧、最隆重的舞蹈卻是逢年過節搞祭祀活動時跳的舞蹈。當地白馬人稱之為“池哥晝”,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蓋”。跳舞時男人反穿皮襖或五彩花袍,足登長筒氈靴,身後系一根長長的牛尾巴,肩掛一串銅鈴,頭戴青面獠牙的各種動物或兇神惡煞的木雕彩繪面具激情而舞。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上,文縣白馬藏族表演的“池哥晝”,以其原始、獨特、粗獷豪放的風格,受到觀眾和舞蹈專家的高度好評。

    隴南市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映全先生曾著文指出:“面具舞”在白馬語中稱作“池哥晝”,它是以原始祖先部落圖騰扮演、化裝、唱祀的。是文縣白馬人從先祖的信仰和崇拜裏繼承至今的一種民族祭祀舞蹈。這種舞蹈意在驅邪逐鬼、掃除穢氣,祈禱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村寨安寧。“面具舞”一般有九人或十人表演。

    據文縣學者劉啟舒介紹,“池哥晝”是白馬人從先祖的信仰和崇拜裏繼承至今的一種民族舞蹈。每當重大節會,喜慶時日,特別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三月清明、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好多村寨都要進行表演,意在驅邪逐鬼,掃除穢氣,祈禱吉祥如意,五穀豐登,村寨安寧。演出隊伍走村串戶,一路表演。起舞時以大鑼大鼓相伴,鳴炮開道,節奏明快,粗獷威武,風趣幽默。特別是那吸腿跳步,搖肩晃膀的動作,表現了白馬人不屈不撓,與邪惡勇敢抗爭的精神風貌,構成了古樸獨特、粗獷、剽悍的舞姿。

    善飲的白馬人

    有人這樣說,白馬人的生活中離不開的最重要東西是酒。

    白馬人生活的地方大都是高寒林區,氣候陰冷潮濕,他們一年四季都要喝酒驅寒。天長日久,養成了人人喝酒、家家釀酒的傳統習慣。但他們經常喝的不是高度數的白酒,而是在自己家裏用青稞、高梁、大麥、燕麥等五穀雜糧釀造的類似黃酒的低度酒。一般人家一年都要釀兩三大缸酒,逢年過節,招待客人,常喝不斷。白馬人相聚,總是一邊跳舞唱歌,一邊舉碗豪飲。每逢此時,老一輩的白馬人還會用悲憤哀怨的曲調,唱起祖輩們留傳下來的酒歌,講述本民族南征北戰、歷經磨難,艱苦創業的歷史故事。

    白馬人還有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喝酒方式,俗稱“紮杆酒”或“咂咂酒”。家裏來客人時,他們把自釀的酒倒入一個小陶罐,再兌上蜂蜜。飲用時將一根細竹管插入罐中,輪流吮吸,別有情趣。

    舞

    “”是白馬人的方言,意為吉祥面具舞,漢語俗稱“十二相舞”。它源於白馬人崇尚“萬物有靈”的原始時期,是氐羌文化與藏文化的融合體,帶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擬獸舞蹈的特徵說明它應是遠古“百獸率舞”的遺存之一。

    舞一般有七、九、十一人表演。其舞蹈組合的第一套動作叫“紐”,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活動和神靈面前表演,包括祭祀祖神和祀山;第二套動作叫“尕”,一般在場壩裏表演;第三套動作稱“央”,是一套祝福的舞蹈,多用於走村串戶、禮拜長輩、互道祝願。

    “阿裏尕”,漢語俗稱跳小鬼,它是雙人舞,代表一公一母,其中“母”的這一方為男扮女裝。整個舞蹈展現了白馬人男歡女愛的情景。

    舞的領舞戴號稱百獸之王、森林之王的獅頭面具,其餘舞者所戴動物面具按俗規依次為牛頭、虎頭、龍頭、豹頭、蛇頭、雞頭、倆小鬼、倆大鬼。其舞蹈對原始擬獸舞蹈的溯源、發展、演變及舞蹈儀軌的形成極具研究價值。

    舞的舞蹈組合以圈舞的點踏步、穿花的踮跳步為基本表現形式,舞蹈的基本動律以蹉步、小腿劃圈蹲步、左右跳轉圈為主,結合粗獷、神秘的上肢動作,栩栩如生地表現了所扮動物的形態,體現了白馬人獨有的審美意識。

    舞的整體儀式充分體現了白馬人對大自然的崇拜,傳達了維護當地祥和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心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