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是走錯了路,還是迷失了方向

縱觀身邊的朋友,總有人抱怨走錯了路,似乎覺得清醒了,顯得懊悔不已。並說:要知今日,何必當初,誰也沒有前後眼,誰也不知道當初的選擇是對還是錯,回頭看看來途,想想也沒什麼錯不錯的,又想想,這路的錯誤與否總應該有個標準吧.但標準是什麼泥?
  我是個跑了很多路的人-是或有或沒有路標的實際的路-對路還算不陌生。比如第一次去北京,我翻看了地圖,努力記住了從運城到北京的路線,還好,我沒有跑錯路,直達了目的地。到北京後碰到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人,每個人走的路線不同,方向不同,但方位相同-就是目的地北京。就好像一個圓,圓心是北京,人們從圓周的各個點出發向心而行,最後彙聚到目標。這也就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吧。
  這路很好找,有地圖,有路標,關鍵是目標清晰。
  而人生之路的地圖在哪里?路標在哪里?目標又在哪里呢?
  人生的路也可以畫出地圖,也像實際路一樣可以用圓心和圓周來表示,但方向卻截然相反。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圓心”,向目標“圓周”進發。
  不幸的是,圓周太大了,小圓套著大圓,大圓外面還有圓,圓圓不斷,讓人永遠無法觸摸圓的邊緣。人從自己的圓心出發,到底要去哪兒?哪邊的圓周才是屬於自己的目標呢?路,到處縱橫交錯,路口,林林總總,難怪人們總躊躇在十字路口,有的慌不擇路,有的勇往直前,有的被擠進原本不想去的路線,有的退回來卻退不到原來的位置,等等等等。這時你會發現人群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假如你認真打聽一下他們的目標在哪兒,大多人給不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人們走在路上就好像走在迷宮裏一樣,路是無窮無盡的,目標卻是永遠看不見的,只要生命存在,腿腳能動,這路就不會消失。
  從自己的圓心到目標的圓周,哪條路是捷徑呢?哪條是康莊大道,哪條又是羊腸小路呢?其實沒有單一的好路或壞路,哪條路都有順暢一時磕絆一時,哪條路上都有白天黑夜,哪條路上都有陰晴雨雪。這樣看來,其實走哪條路都不是錯的,也就是說,人生之路沒有對錯之分。
  有些人嘆惜自己走錯了路,看似悔恨自己的選擇,其實在推卸責任,把一半的責任推給了路。路很冤枉啊,好多人都在路上走著,因為你的摔倒就怨走錯了路,其實路與路都是這樣的啊,別人為什麼沒有摔倒啊。看來不能把責任推卸給路,只能糾正自己走路的姿勢,如果姿勢不糾正,別說在這條路上摔跤,就算你再換十條路也要摔跤,因為哪條路其實都一樣,摔跤是遲早的問題。
  跤是摔了,路到底該不該換?除非你是先知,才能準確地做出選擇,不是先知,那就是一個賭徒,只是一種心理暫時戰勝了另一種心理罷了。一段時間,或者一段路程之後,你會有另一種感覺,判斷原來的選擇,周而復始。
  每條路上都有美麗的風景,路上的每個人對風景的感受卻不盡相同。同樣一座山,畫家眼裏是景,地質家眼裏是礦,軍事家眼裏是戰場,探險家眼裏是發現,企業家眼裏是財富,考古家眼裏是歷史,行路的人眼裏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山是客觀存在的,感覺不一樣是由於主觀判斷的的差異。主觀判斷的差異是由於願望的差異,願望的差異是由於目標的差異。人生的目標決定了人生之路的方向,決定了行路人在途中的感受。
  無奈人人都是欲壑難填,人生的目標不斷地改變,也就是圓周在不斷的擴大,或者被逼縮小退守著底線。於是路上的人難免腳步踉蹌腰酸腿痛,甚至如迷途羔羊,被虎狼脅迫。這絕非路的責任,而是目標的責任,而是制定目標的人的責任,也就是行路人自己的責任。
  所有人在從自己的圓心出發的那一刻起,都懷揣著夢想,信誓旦旦,志在必得。當最初的夢想實現,會沾沾自喜信心十足地轉如下一個夢想。夢想不可能每次都能實現,當破碎的時候,就會後悔-這段路走錯了。沒人會檢查自己的目標是否錯誤,總固執的認為,美好的願望難道有錯嗎!呵呵!衛星上天沒有錯,但不是用牛車推上去的,牛車坐著很悠閒,但不能用火箭做動力的。不管你是緣木求魚,也不管你是守株待兔,錯不在樹,也不在魚和兔,而在於這個想法。你或許懊悔為了魚卻愚蠢地錯上了樹,假如你上樹之後改變了想法,掏了幾顆鳥蛋,而且看見河邊很多人也沒撈到魚,你反而會慶倖自己多虧上了樹,走對了路。
  人生的路有千條萬條,選擇哪條都不是錯,只有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在這條路上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調整心態,調整適合自己的方向,才不會迷途。.
  這時,忽然想起了朋友走過的路,朋友的成功之路我是從開始看到現在的,執著的朋友摸爬滾打,也算有了些事業的眉目。回憶起我們最初時的合作,後來的放棄,甚至回憶到孩提時幼稚的夢想。記得朋友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上帝關上了你的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意思是說,雖然放棄了許多,走了許多彎路,但正因為在彎路裏獲得了另一個途徑。獲得了經驗,會使我們在以後的路上少走許多彎路.很贊同他的話,,並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上帝的門窗告訴我們,窗裏的風景不一定比門裏的差,塞翁失馬的故事告訴我們,得於失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上帝是公平的,塞翁是平和的。給予與剝奪,獲得與失去,反應在人的內心裏都是一種感受,其實都是獲得。不管做任何事情,人所需要的其實並不是表面的物質,而是心情的平衡。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學歷,也不管位尊位賤富翁貧窮,只要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就能幸福生活,不然再高的位置,再多的金錢,也是煩惱重重,想來悔恨誤入仕途,空賺財富,還不如貧賤的自得其樂。.
  最初聽到佛語“色即是空,空即色”的時候,單純的以為“色”就是美色,以及與性有關的說辭。後來才知道佛家的“色”豈止如此簡單。佛雲其色,指目之所及,指眼睛裏能看到的事物,也就是世間萬物的表像。“色”是短暫的,變換的,當“色”的光環隱蛻,一切便皆虛幻成“空”,如果用空淡的心態對待虛幻的“色”,“色”就無所謂色,心會泰然。
  佛的消極我是狠批了的,但佛不與我理論,只是淡淡地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話卻是不可超越的積極和執著。
  佛毅然選擇了地獄之路,卻讓人仰望。佛不管走什麼路,都很從容,因為佛有方向,因為佛有心,因為佛心為空,因為空則不亂。
  上帝和佛肯定師出同門,魯迅也不知道是他們的多少代弟子,能總結出“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走吧!路是自己的,怎麼走都是自己的路,只要能用心調整好自己的姿態,你就是優雅的舞者,就是世間的精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