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電影不分級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從2000年“恐怖片嚇壞少女”事件到今年1月30日博納影院“自擬電影分級制度”,十幾年來,“國產電影分級制”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每當螢幕上出現色情、暴力、恐怖等“少兒不宜”的畫面時,電影分級就會被重提。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旅遊局局長黃細花再次提出議案:“建議儘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影分級制度,明確哪些影片適合什麼樣年齡段的人觀看,電影審查、分組工作的過程應當透明而且可查,明確影片審查、管理、執行、監督的許可權及與之相適應的獎懲機制。”


  電影分級 未成年人的保護傘


  電影分級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以便區分其等級和適宜度,起到指導看片的作用。未成年人在年齡、知識、閱歷、經驗等方面的特質不同於成人,由於年齡小、知識面窄、社會閱歷欠缺,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弱、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且易受外界影響,不能以辯證的觀點欣賞影視作品,遭遇影視文化負面影響的幾率顯著高於成年人,甚至產生極大的破壞力。


  例如,我們經常能從電影、電視中看到各種打打殺殺的鏡頭,而且往往打了很長時間也不見有人受傷或受了致命傷依然能活下去。這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壞,給他們形成了“人的身體不怕打的印象”,使他們逐漸淡化了對暴力的恐懼和排斥心理,從而漠視了對生命的尊重。



  2012年2月7日,廣東女童模仿《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上吊,不幸身亡,只因看到“小燕子”上吊不會死。



  2012年3月2日,福建兩位小學生相約自殺,其中一個孩子在遺書上寫道:自己的一大心願就是穿越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電影。這與當前熱播的穿越劇不無關係!



  記者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採訪時,也時常會聽到一些因暴力犯罪而被判刑的孩子說,他們的暴力行為大多是從影視劇和網路遊戲中模仿來的。比如一位因犯搶劫罪被判刑的高中生說,他從小就羡慕影視劇裏的“老大”,所以,自己也學著在同齡人中當老大,打打殺殺的事經常發生。


  然而,現在的每部影片幾乎都有“少兒不宜”之處,沒有純粹意義上的“老少鹹宜”。畢竟電影類型繁多,兒童片只占很小的比例。這導致家長帶孩子到影院觀影,只能靠提前瞭解或現場自行感受“適宜不適宜”。沒有影前的分級提示,即使意識到不適合也為時已晚,一些突然出現的血腥、暴力鏡頭已經刺激到了孩子們的心靈。



  由此可見,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影分級制度勢在必行。分級制度將電影本身的內容盡可能轉化為可供識別的資訊,一方面家長有義務“依級”判斷是否可給孩子觀看,另一方面電影院也能以此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到不適宜的電影。


  電影分級 電影業發展的助推器


  目前我國的電影,只分類不分級,相同題材的電影被劃為一類,如“喜劇片”、“動作片”、“愛情片”等,凡是能在影院公開上映的電影皆為“老少鹹宜”。一些導演在拍片時,為了達到“老少鹹宜”,只得犧牲藝術效果,而一些真正有藝術價值的優秀影片卻在嚴格的審查制度下無緣與觀眾見面。電影界許多知名導演,拍攝完電影後不是先送到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而是拿到國外去評獎,就是感受到現行審查制度的不合理性,這無疑是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大損失。如果有了明確的分級制度,不僅給電影創作帶來便利,也使電影類型和內容不斷豐富。


  許多人會質疑,電影分級是否意味著色情電影合法化,而事實上,分級和色情沒有必然聯繫。對於如何定義“三級”,各國國情不同、電影產業發展程度不一,劃分的標準也就不同。而中國電影局局長童剛曾公開表示,電影分級制度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將含有色情、暴力、粗口等鏡頭的影片,根據其鏡頭暴露的程度和出現的次數為標準分級放映。而以色情內容為主的“成人片”(即黃片),是被排除在分級制度之外的,我們國家也是禁止放映的。而對於好不容易讓“分級”願望得以實現的導演們來說,他們又豈會自掘墳墓。


  電影暫不分級 誰為孩子保駕護航


  雖然社會各界對電影分級的呼聲越來越高,“分級”的理由也越來越充分,但分級制度仍遲遲不肯出臺。2010年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發佈會上明確表示,中國目前不會採取電影分級制,“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國內外市場調查研究,但在調研中感覺到,電影分級在實踐中還沒看到非常成功的經驗。”所以,“在中國市場上目前還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而2011年12月15日公佈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也未涉及電影分級制度內容。外界不少人認為這已明確表示電影分級的呼聲可以停止了。


  的確,分級制度只是電影管理制度的一部分,而產業化要求依法治理電影的全部。電影審查制度,電影的投資、製作、院線、發行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待規範管理。依照中國國情,如果真的實行電影分級,還需要其他一系列配套的強制措施來保障分級制度的實行,一旦規範不周,將很容易被商家利用炒作,最終與實施分級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馳。


  電影分級制度的核心是為了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暫時不能通過“分級”來保護,我們還有哪些其他有效措施,可以將不良鏡頭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降至最低?天津市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專業委員會委員張盈、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田長慧認為:家庭、學校、社會應一同努力,各盡其責,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正確引領影視作品潮流,發揮影視作品的育人作用。


  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要為孩子選擇具有社會價值和有利於健康價值形成的節目。到影院觀影時,要提前廣泛搜集電影相關資訊,觀看時注意幫助孩子對其中善、惡、美、醜作出正確的評判。適時適當地在時間管理、作息計畫等方面進行引導,花時間關注孩子平時上網和看電視的內容,和他們多交流探討,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和人格。


  其次,學校應加強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政治觀的教育,要堅持開設思想品德教育課,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真正納入學校教育的整體計畫,讓未成年學生除接受科學文化知識外,還要系統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生觀、世界觀教育。


  再次,在社會方面應該綜合治理社會環境,號召廣大群眾共同抵制腐朽影視文化的傳播,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影視收視場所和正確的輿論導向。


  此外,文藝工作者要多塑造影視正面形象,引導正確價值取向。電視臺、電影院等播出機構應把好播放品質關,消除節目中的不健康因素,引進內容健康積極向上、藝術水準高的影視節目,杜絕不健康的作品與未成年人接觸。媒體應通過提高創作者素質,開闢更多寓教於樂的未成年人頻道,製作融知識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影視節目,還可以考慮將娛樂節目和公益事業對接,使娛樂節目不至於低俗化,並且將嚴肅甚至沉重的公益話題,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呈現,既令人輕鬆,又催人向上,將未成年人的注意力從對其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的節目中吸引過來。


  綜上所述,要堅持實施“建設工程”、“淨化工程”、“防護工程”、“督察工程”四項工程,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綠色的影視文化空間,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返回列表